第534章 参议院-《穿越之帝王传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我继续道:“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即便是朕,也会在某些领域或者某些时候犯下错误,纵观历史,如英明神武的唐宗、汉武,或多或少也有失误之处,至少在他们身故之后,社会动荡,三国混战,五代十国,均是乱世也,而每一个乱世都导致我华夏一族经济倒退,民不聊生,以至于才会出现异族崛起,欺凌我们,古人云,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,实为金玉良言,但并非每位执政者都能做到这点,因此,朕希望我朝的制度能够不断完善,以制度來减少不必要的错误,以制度來约束个人的权力,”

    赵顺孙问道:“陛下,参议院由何人组成,”

    “参议院的人选将会代表着我朝全体百姓的利益,因此,朕打算由每个省或者某些特定群体,比如军队,商界等推举出一定数量的大贤者,由他们担任参议院之参议员,五年一换,赵爱卿,这样來说吧,每个县推举一位贤者,作为县参议员,再从其中选出两位州参议院,直至三到五名省参议员,最后由省参议员组成朝廷参议院,各位爱卿,我朝之政策是由各部各院官员制定,尽管朕相信我朝的大多数官员都能做到大公无私,廉政清明,但在潜移默化中,其意识或多或少会从自身集团的利益出发,从而无法覆盖所有百姓的利益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我朝未來的政策不仅要顾及舟,更要顾及水,如此方能国富民强,朕之前说过,无论是国富民弱还是国弱民强,都会导致社会混乱,设立参议院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平衡发展,如此才能使我朝千秋万世,国运长久,”

    “全民参政议政就如同火器一样,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,朕虽为神人,但朕的继承者未必也会是神,因此,朕希望借助参议院的成立,在我朝形成这样一种风尚,那就是,我大宋不仅仅是朕之大宋,也是全体国民之大宋,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只要我大宋之百姓都到做到以国为家,官员都能做到以家为国,何愁天下不兴,社稷长运呢,”

    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我身后之事,尽管只是寥寥数语,倒让大堂中一小部分有思想之人沉思起來,不过,他们一致认为我正当壮年,继承者之事还早着呢。

    自秦朝一统天下以來,每一代开国皇帝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永久守住江山基业,但又有何人能够做到呢,究其原因,都归结为出现了昏君、庸君,又或是奸臣、逆贼,知道了表面原因,哪又该怎样避免呢。

    封建体制决定了任何朝代都不可能有万世基业,因为封建专制就是人制,这才是内在原因。

    范直尚小心翼翼道:“皇上,微臣有话,不知当讲不当讲,”

    “有话请讲,”我笑笑道,“范爱卿,在议事之际,所有人均可畅所欲言,这就是民主的一种体现,当然了,如果在政策制定下來后,朕就不会允许再出现不同的声音了,”

    “是,皇上,”范直尚言道,“皇上之思路开阔,想法极好,但微臣有虑,倘若军、政两院的提案始终得不到参议院的通过呢,比如,军务院提议,要这般进攻蒙古,而参议院不同意,那会不会错失良机呢,”

    “范爱卿,应该是朕沒有说清楚,对于军务院的提案将分为两类,一类是战事,这点不用通过参议院,原因很简单,参议院的议员们大都不会是军人出身,自然不通军事,不能让外行來监督内行,这就好比朕在军中全面取缔监军一职,参议院针对的只是军务院有关文职方面的提案,比如,在和平年代,军务院提出要增大军备开支,那就必须由军务院说明原因,如果征得参议院同意,那就可行,如果未被通过,那军务院的提议就会作废,”

    绝大多数在座之人都是军中大将,听我说到战事军务不归参议院审核,均自放下心來,自宋太祖起,军中事务大都受文官节制,现在好不容易得以改变,倘若又出现一个外行的“婆婆”,岂不是回到老路。

    陆秀夫道:“陛下,如果军务院认为很有必要,要坚持呢,”
    第(2/3)页